在国人眼里印度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民族,俗称“开挂”。由于人口众多加上经济落后,印度的许多基础设施非常差劲——尤其是厕所,公共交通和马路。印度乘客爬满火车的照片相信各位早就看过,该国一辆摩托车可以搭10个人,并且他们愿意把这种绝技放到阅兵式上。
另外在印度开私家车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例如80%的印度汽车没有后视镜。
图为印度街头,注意很多车没有后视镜或者只有一个后视镜。以我国的标准来看印度的私家车普遍还停留在三五万的层次,缺乏基础安全配置,并且很多低价车型出厂是不标配反光镜的——该国法规也不强制配备。
在印度你看到的出租车大多是这个样子——没有后视镜。由于出租车主要活动范围在城市道路上,遇上堵车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为了能在更小的范围内移动,许多出租车司机选择把这个“碍事”的镜子拿掉。
而且印度人认为汽车是向前开的,为什么要装个镜子看后面,这不是多此一举的事情吗?另外这种配置在印度极其拥堵的街道上还特别容易刮坏,还要花钱和精力去维修。
图为印度两辆出租车因为没有后视镜,在狭小的街道里可以很快通过,而不用担心通过时对后视镜产生破坏。
一辆辆出租车排列停靠在路边,没有了后视镜的限制,可以节约宝贵的公共空间。
印度街头堵车程度极其严重,并且牛车是“路霸”,所有车必须让行。
作为印度的家庭轿车同样也很少能见到带后视镜的车,一方面在印度是一个选装配置,不选装可以省下不少的钱,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向后观察的驾驶习惯,大家都是先前开,后面会保持与自己的距离。
印度汽车不装后视镜这个行为,在日本竟然也开始流行,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日本先进到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主要是减少风阻,并通过摄像头观察更广的区域保证行车安全。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