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一觉醒来,糟糕,满屏的小红点总是让你内心挠墙。社恐深度患者的内心 os:“三天可见” 都是一种打扰,最好是 “网络真空人”,或者彻底再见吧,社交网络。
当社交媒体悄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现代人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拱手送上自己的数据。如今,承接互联网消失或追踪的业务也都冒出头来。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警惕使用自己的社交账号,又或者,是否干脆逃离。
使用社交媒体的心态与行为
“连接” 是 Facebook 的宗旨。“连接人的社交愿景是我的最优先考虑的事情。”4 月听证会前,扎克伯格说道。彼时,上千万 Facebook 用户发现自己的私人数据被泄露给了剑桥分析公司。
有研究发现,通过近距离的自我暴露,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亲近了。只有人们对于深度使用这些平台没有什么隐私顾虑,社交媒体平才能让人际沟通变得如此紧密。荒谬的是,这些工具创建之初是想让人们保持一定距离地熟络起来。

大西洋月刊资深副主编 Julie Beck 最近开展了一项研究,试图验证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多大程度会审视自己,以及剑桥分析公司丑闻是否影响了他们使用 Facebook 和其他平台的行为。Beck 还与佐治亚理工学院交互式计算专业副教授 Sauvik Das 和密歇根大学 Living Online 实验室主管 Sarita Schoenebeck 分享了数据,他们也对部分数据进行了一些基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