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是件好事。
但对着美团和拼多多的招股书翻来覆去看了许久,总觉得不对味:按理,有着腾讯输血,这两家企业唯一不用急的,就是上市了。
上市的最大意义是募集资金,但拼多多和美团并不缺钱。拼多多 4 月份刚拿到一笔腾讯领投的近 30 亿美元融资,当前手握 86 亿人民币现金;而美团的现金储备更是超过 300 多亿,这还没算上几个月前全资收购摩拜消耗掉的钱。
相反,对这两家企业来说,在实现盈利前就急着上市,如何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却是巨大挑战。拼多多成立才三年,亏损还在扩大;至于美团,外卖缠斗仍未结束,而打车大战又刚刚开始。
选择在这个阶段上市,估值水平显然会大打折扣。
除了招股书里不尽如人意的财务数字,拼多多平台上丛生的假货至今仍未见有效管理。
尽管拼多多 CEO 黄峥有些“客套”地解释着“在公众的监督下,拼多多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可当拼多多顺应“公众监督”,试图去严格执行赔偿制度去解决假货问题时,商家便在拼多多总部楼下开启了一场又一场要求返还冻结店铺资金的声讨。